-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09/07]
-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09/07]
-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09/07]
-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09/07]
-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09/07]
-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09/07]
血浆二聚体值在晚期血吸虫病与肝炎后肝硬化患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晚期血吸虫病与肝炎后肝硬化是临床常见性肝损害疾病。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寄生在门静脉系统所引起的疾病,患者通常可出现发热、肝肿大、压痛、腹泻或排脓血便、血中嗜酸粒细胞显
晚期血吸虫病与肝炎后肝硬化是临床常见性肝损害疾病。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寄生在门静脉系统所引起的疾病,患者通常可出现发热、肝肿大、压痛、腹泻或排脓血便、血中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多等临床症状,晚期患者则以门静脉周围纤维化为主,并可发展为门静脉高压症。肝炎后肝硬化主要是由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所导致,患者通常可出现肝区隐痛、乏力、食欲下降、厌油腻感、腹水、消化道出血、便血和神志不清等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1]。目前,临床上仍缺乏鉴别诊断晚期血吸虫病与肝炎后肝硬化的有效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浆D-二聚体值在晚期血吸虫病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的水平变化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32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作为晚期血吸虫病组,选择同期医院收治的4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作为肝炎后肝硬化组。晚期血吸虫病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34~65岁,平均(53.)岁;病程1~3年,平均(1.)年。肝炎后肝硬化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34~67岁,平均(53.)岁;病程1~4年,平均(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1)晚期血吸虫病组均符合《晚期血吸虫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2]中相关诊断标准;(2)肝炎后肝硬化组均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3]中相关诊断标准;(3)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4)在本次检测前3个月内未使用相关抗凝药物;(5)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的患者;(2)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3)既往有过敏史的患者;(4)具有严重精神障碍,不配合检测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入院后第2天早晨,采集静脉血4 ml,存放于含有枸橼酸钠抗凝液的试管中,经抗凝后获取血浆;采用全自动凝血仪(法国STAGO DIAGNOSTICA 公司,STA-R)以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血浆D- 二聚体值,血浆D-二聚体正常值为<500 μg/L。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浆D-二聚体值比较
晚期血吸虫病组血浆D-二聚体值为(449.)μg/L,低于肝炎后肝硬化组的(68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22,P=0.000)。
2.2 两组血浆D-二聚体值异常情况比较
晚期血吸虫病组血浆D-二聚体值的异常率低于肝炎后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浆D-二聚体值异常情况比较[例(%)]注:与晚期血吸虫病组比较,χ2=7.779,aP=0.005组别 例数 500~800 μg/L 800~1000 μg/L >1 000 μg/L 血浆D-二聚体值异常晚期血吸虫病组 32 7(21.88) 8(25.00) 5(15.62) 20(62.50)肝炎后肝硬化组 40 11(27.50) 9(22.50) 16(40.00) 36(90.00)a
3 讨论
血吸虫病通常是由于血吸虫不断发育导致患者体质发生一定程度的病理改变,其在受到不同因素的刺激时,容易造成患者产生静脉炎,并会反映在人体的各器官上,血吸虫虫卵更容易加重患者病情。肝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病情通常发展较慢,且病程较长,是由于多种不同因素持续对患者肝脏造成的破坏。肝硬化患者在病情初期通常无任何临床表现,但随着病情不断发展,容易出现门静脉高压等临床症状,并对多个系统造成破坏,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等多种并发症。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简便的措施诊断晚期血吸虫病与肝炎后肝硬化对患者的病情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有研究表明,血浆D-二聚体是由于纤溶酶作用,使交联纤维蛋白产生纤维蛋白降解的产物,能够有效反映患者体内是否形成血栓。目前,临床上通常通过检测患者体内血浆D-二聚体值,对继发性纤溶亢进进行诊断,其也可作为筛查、诊断血栓性疾病的常用指标[4]。肝脏疾病通常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出现出血现象,通常会对患者的肝功能造成破坏,凝血因子的生成减少,血浆D-二聚体值升高[5]。唐金凤[6]的研究结果表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值明显高于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本研究结果显示,晚期血吸虫病组血浆D-二聚体值低于肝炎后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血吸虫病组血浆D-二聚体值的异常率低于肝炎后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疾病前期患者体内的凝血机制增强,纤维蛋白大量生成,继而引起纤溶亢进,从而导致患者体内的血浆D-二聚体呈阳性或显著升高。因此,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值对患者疾病鉴别具有较高的价值,利于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文章来源:《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网址: http://www.zgxxcbfzzz.cn/qikandaodu/2021/0402/567.html
上一篇:四川送走瘟神迎来财神
下一篇:南京市建邺区年渔船民血吸虫病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