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09/07]
-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09/07]
-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09/07]
-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09/07]
-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09/07]
-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09/07]
罗非鱼纤毛虫和吸虫并发感染的防治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广东省阳江地区罗非鱼和南美白对虾混养模式得到推广,养殖面积显著扩大。广东阳江某传统养殖区域盐度6左右,罗非鱼感染吸虫和纤毛虫引起大量死亡,具体情况如下。 一、发病池
广东省阳江地区罗非鱼和南美白对虾混养模式得到推广,养殖面积显著扩大。广东阳江某传统养殖区域盐度6左右,罗非鱼感染吸虫和纤毛虫引起大量死亡,具体情况如下。
一、发病池塘的基本情况
2017年11月广东阳江某养殖区域池塘,为罗非鱼和南美白对虾混养模式,罗非鱼为吉富品系,个体重300~500克,虾约为12克。池塘为土塘,20亩,1.6米水深,水色发黑,水质清爽,表面无油膜,氨氮、亚硝酸盐处于正常值,pH 7.8(上午10点检测)。池塘表面有很多罗非鱼黏液便,悬浮于池塘表面,长度3厘米以上,下风处黏液便较多。池塘中有大量福寿螺,水草上有大量福寿螺红色的卵。
全塘约20尾罗非鱼在水表面离群独游,黑身,下风处数量多,每天大约死亡50尾,持续15天以上。询问养殖户得知,摄食正常,死亡的鱼都是个体比较瘦小。取独游的罗非鱼观察,鱼背部瘦削,腹部膨胀、波动感觉有腹水,鳃丝完整无污泥。
显微镜镜检发现鳃丝里面有黑色的吸虫卵,形似黑芝麻,分布在鳃丝表层或鳃丝里面,数量众多。鳃丝表面有大量纤毛虫,纤毛虫不成团、尾部不聚集,可观察到胞口的纤毛摆动。解剖开鱼体,肠道腹水严重;肝脏为肉红色,受损不严重;脾脏肿大,为正常大小的20倍以上;肠道中有液体状物质,肠道内膜已脱落,包裹肠道内容物,无黄晶状物质,肠道中食物充盈。询问得知,养殖户添加了药物投喂,且使用剂量已经足够,但肠炎没有治愈。结合以往数据,判断为罗非鱼感染纤毛虫和吸虫,继发肠炎,因只治疗肠炎,没有治疗寄生虫,导致池塘中的罗非鱼发生长期死亡。池塘中的虾未发现明显死亡。
二、吸虫感染
调查得知,当地白鹭和海鸥较多,经常会进入罗非鱼养殖池塘,这些飞禽是吸虫传播的重要宿主。
罗非鱼鳃上有吸虫卵,该类病严重影响鱼类的生长发育,导致吃料不长肉、消瘦,鱼容易缺氧。
取发病鱼给相关专业人士采用多种试验方法,确认吸虫为血居吸虫。
血居吸虫流行病学:①危害多种淡水鱼类,对宿主有严格的选择性;②以鲢和团头鲂鱼苗受害最大;③流行于夏季和冬季,可引起鱼苗、鱼种的急性死亡;④血居吸虫毛蚴在鳃血管内孵出钻入中间宿主(椎实螺等)发育成胞蚴、尾蚴,尾蚴钻入宿主鱼发育成成虫。
感染症状(症状有急性和慢性):①急性型为水中尾蚴密度高,在短期内有多个钻入鱼苗体内,引起鱼苗在水中急游打转,或悬浮在水中“呃水”;②慢性型是尾蚴少量、分散钻入鱼体,在心脏和动脉球发育成成虫;③血液中镜检有虫卵。
该养殖区域吸虫极易发生,原因如下:①周边水鸟多,尤其是白鹭;②喜欢使用未发酵鸡粪肥塘;③福寿螺类多;④多年养殖池塘,没有彻底清塘。
三、纤毛虫附着
纤毛虫附着近几年在广东地区多发,主要为聚缩虫的一些品种,少量纤毛虫感染不会对寄主带来损害,大量的附着会引起鱼类缺氧和大量死亡。
鱼体表纤毛虫附着的部位:鳃、体表黏液、尾部、体表伤口,在鳃部附着时一般无明显症状;在体表伤口处附着时,常为灰色,似烫伤的伤口。
纤毛虫大量附着发生水温常在25℃,初夏和秋季发生;近亲繁殖的鱼多发;透明度大的水体易发。
四、发病罗非鱼的治疗
结合养殖模式和防患于未然的理念,建议养殖的预防方案:①驱赶水鸟,尤其是白鹭和海鸥;②用杀螺产品杀灭螺类,3个月用1次;或在鱼池下风处,放入用水草扎成的草把,以诱捕螺类。每日将水草把上附着的螺等捞取,置于远离鱼池处杀死或埋入土中;③用阿维菌素溶液池塘泼洒杀灭水体中尾蚴,10天用1次;④用阿苯达唑粉+氟苯尼考粉内服,10天用1次。
治疗:①用阿苯达唑粉+亚硫酸氢钠甲萘醌粉+氟苯尼考粉内服,连用5天;②第1天,上午使用硫酸锌产品杀灭纤毛虫;③第1天下午,用阿维菌素类产品杀灭吸虫尾蚴;④第2天和第5天用聚维酮碘溶液消毒,收敛伤口。
使用后第2天,罗非鱼死亡数量下降到10尾/天;第4天,没有死亡,池塘表面无漫游的罗非鱼,镜检鳃丝无纤毛虫,鳃丝里尚有有少量的吸虫卵。整个治疗过程没有引起虾发病,不影响虾的摄食。
文章来源:《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网址: http://www.zgxxcbfzzz.cn/qikandaodu/2021/0502/605.html
上一篇:贵州省某野生动物园动物肠道寄生虫调查及其形
下一篇: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断与防治